(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2日,怀化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图为“小小芦笙团”带来的表演。
学生们对中方斗笠颇感兴趣。
学生了解会同竹编。
红网时刻新闻6月12日讯(记者 雷文霞)“今天来这里,才知道中方斗笠是由三种竹篾做成的。虽然只是一个斗笠,却发挥了各种竹子的不同特性。”6月12日,散步到怀化市博物馆的市民刘先生被门口的非遗集市吸引住了,他一边咨询非遗传承人,一边拿出手机拍摄记录。
当天,怀化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怀化市博物馆举行,怀化市实验小学“小小芦笙团”带来的表演,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活动现场,沅洲石雕、雕花蜜饯制作技艺、中方斗笠和会同竹编项目等组成的非遗集市吸引着众多市民围观咨询。由48块怀化市非遗图文宣传展板构成的摄影展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家纷纷停下脚步观看欣赏,近距离感受怀化非遗的独特魅力。
非遗集市。
由怀化市非遗图文宣传展板构成的摄影展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据悉,为更好地传播与传承非遗文化,2017年,怀化市文旅广体局将怀化市实验小学设为怀化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试点学校,通过在学校设立“小小芦笙团”“阳戏小演员班”“小侗歌班”等非遗兴趣社团,同时聘请非遗项目传承人定期授课等形式,把“非遗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关注怀化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怀化还将开展“我与传承人面对面”非遗进校园宣传展演活动,让学生可以面对面与传承人交流互动,唤起学生对非遗传统文化的热爱。
“保护和传承这些代代相传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对增强我市全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保护、传承好民族精神文化生生不息的根脉,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怀化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博物馆)主任张贵萍表示。
标签: